我先说两句:

前一阵子看王小妮的《上课记》,文字朴实无华,虽然也有趣但着实少了一点韵味。高军对文字驾驭得便很好,嬉笑怒骂后还能一本正经,却丝毫不做作。

我拿蚊子没有办法

晚上失眠,从来没有想过睡觉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从工作室回来,路上看见一个要饭的,头枕着一只口袋,蜷在一家服装店的门口呼呼大睡,真是羡慕死了。一个人睡觉怎么可以睡得这么快活呢?睡得这么酣畅呢?看来睡觉跟什么样的床没有关系,跟什么样的枕头没有关系,归结到最后就是睡不睡得着。失眠就是想睡想死了,但就是睡不着。一件事情就是那么简单,但你就是做不到,外面哪怕有一片树叶落到地上,都像在打钟。我恨在院墙外面大声说话的胖女人,我恨街上不时传来的音乐声。有个弄电子枪打靶的人,天天拖个大广播,广播里有个声音翻来覆去地说:“你打中了!”睡不着就拿一本书在手里看,看到快要睡了,赶紧去关灯,想着就着这个热乎劲赶紧睡吧。

但是黑暗中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就是睡不着。偏巧这时有个蚊子飞来了,我伸出手臂,知道黑暗中打它不着,心想你喝两口走吧,做人不要太小气,豁出去一钱血,我胀死你。但蚊子偏不喝,估计我提供的部位它不是很满意。我又把腿从被子里伸出来,蚊子还不喝,没想到这厮嘴刁钻得很。我把被子撩开一角,把屁股亮出来,心想这是我身上肉最丰美的地方了,够意思了吧!还不喝,老是在我头上绕来绕去,像一个人到了饭馆,看着跑堂的拿上来的菜单,不知道该咋吃了。我起来开了灯,找了半天,最后在墙上发现了它,一只纤细的草蚊子。中国的蚊子。

草蚊子长得很秀气,身上的颜色是灰黄色的,腿很细,因为没有喝血,肚子还是平的。对于草蚊子我不烦,哪怕就是让它喝一口血去,我也能原谅它,谁叫人家是产妇呢。公蚊子不喝血,只喝植物的汁液,只有母蚊子喝血,而且也只在产卵时才喝血。将心比心,女人生完孩子还得吃个把月的红糖鸡蛋呢。但我讨厌花蚊子,那东西没脸没皮的,上来就是一口,咬人咬得没分寸。最起码你得装出一点难为情的样子。我该你的啊!我在街上献完血,人家还说声谢谢,还发一张献血光荣的小纸片给我呢。你怎么这么牛逼,想吸就吸?!越说越恨,恨得牙痒痒。这种蚊子据说是外国种,是西风东渐的成果。而且它临走留下的一个大包,痒得要命,不能抓,一抓包更大,弄不好还会流黄脓。

而且它身上的花纹也让人看着恶心,这种蚊子是黑色的,翅膀上有些白点子。像你们这些干医务工作的蚊子应该穿一件白大褂。我喜欢草蚊子,你看它多优雅啊!它先是在很远的地方吟唱,慢慢一点一点地挪近,然后在灯罩上站站,墙壁上站站,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但也似乎表现出对你有一定的好感,最起码是不讨厌你。而且你这时心里也不好动什么恶念。这时它看到你是个善人,就会飞到你的手臂上停停,你脸上停停。它的态度很友好,并不喝你的血。你就把它当个小宠物看吧,迷迷糊糊间被它很舒服地喝了血去,留下的包也不大,过两天它肚子饿了,还会来,你又可以看到这家养的宠物了。蚊子啊!我要礼赞你。

(一)

看了一下午书,直到那些纸上的文字像虫子一样开始爬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认得每一个字,却不知道它们连起来是什么意思。我抬起头,想想用这样一天一本半的速度看完那两箱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在《许三观卖血记》的众多序中,余华自己说过,他写出来的文字就不再属于他,而是属于书中每个人物自己。故事不是他在讲,而是由书中的人物自己在讲。我嘲笑他这段蛋疼而装逼的话。前段时间看守一篇报道,说福建高考阅读题《寂静钱钟书》的作者自己做这道题只能得到一分。有关命题人对此的解释听起来很耳熟,一篇文章写出来就不再属于作者,作者就也变成了读者,因此作者只拿到一分是很正常的。这当然是高考命题人对这场闹剧的一个操蛋的解释。我鄙视以上两种说法。我觉得写作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你的文字是你主观思想活动的产物,而你在用文字还原这些思想的时候,则必须是客观的。在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开始记述自己的时候,你拥有着主宰一切的权力。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当时的思想是幼稚的,于是你在记录是填入了此时自认为成熟的看法;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当时的思想是肮脏的,甚至是龌龊的,于是你在记录时将它们“净化”了一番。但是一旦你这么做了,那么这些文字就变得一文不值。我想,把握了这个主观和客观,才能写出一些东西。

(二)

我花了一会儿工夫把自己从那些在纸上爬动的蠕虫一样的文字中抽出身来。阅览室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空气是黏稠的闷热,我全身已经湿透,我浑然不觉。

坐在对面的两个男生开始小声聊天,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断传来,我断然是没办法继续看书了。把手机和钱包装里口袋,我走下楼。看看表快要七点半了,有一点饿意却什么也不想吃。在食堂转了一圈又空着手空着肚子出来。我感到一种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的苍凉的无助。我意识到了这个无助,竟然开始兴奋起来。我决定用不带感情的客观笔触把这罕见的情绪记录下来。

几乎是带着小跑,我径直到了文具店。抓起一沓印着“山西财经大学”字样的信纸回到柜台。老板娘头也不抬告诉我,“两块钱”。我想问问她是否记得发现自己的记帐本上被用明显不同的笔迹写下了“教案本×2,钱给您压在本下面了”的事,再略带骄傲地告诉她这事儿是我干的,作为新时代四有青年的我为我在柜台没人的时候没有不付钱拿走教案本这个事儿感到自豪。

大妈低头皱眉打毛衣的神情让我断定她没兴趣听我多说一句话。我扔下钱回图书馆拿书包。两个男生还在饶有兴味地小声聊天,我拿起占座用的两本书,和信纸一起塞进书包里,提着向学校外面走去。

肚子开始抗议。这时候最好是找一些垃圾食品填满它,然后在占据的快餐厅的桌子上码字。我看书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字却喜欢嘈杂的环境。(啊呀,怪不得写不好考场作文)

我决定到离这里两站地的山大对面的德克士解决上述问题。走在站牌边上站定,一对操着我听不懂的口音的情侣排到我后面。从仅能辨出的几个词里,我意识到他们正在谈论旁边电线杆上的招工小广告。扫了一眼,小升初一对一辅导火热报名中。火热个屁,自己也好意思说。

车很快就来了,一行的队立马扩展成两行,三行,甚至不知道几行的一砣。到我时车上的座位已经被抢占得差不多了。我也没想抢座,于是示意一直在和我挤的那对情侣先上。男的一直抻开胳臂护着这个女人。我用极快的速度打量了她一番,稍微隆起的腹部让我怀疑她已经有了身孕,这也是我让她先上的原因之一。突然不挤了,她好像很疑惑,看着我,像在说“你丫搞什么飞机?”我一想她可能只是最近吃多了身材有点走样而已,况且再这么僵持下去后面的排队的人和司机还有他老公或是男朋友就要同时开始骂娘了。我心里说了一句“去你丫的吧”。上了车。

到站,下车,点餐,排队。一位大妈从我身后很自然地一侧身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动作老练而娴熟,一切显得合情合理。我猛然想到了下午看完的路内的《云中人》。里面的人喜欢以用榔头敲别人头脑壳的方式杀人,而杀人的动机却简单微小到不可思议。我顿时领悟到这一“简单微小”的动机,有一种拿榔头敲她后脑壳的冲动。

写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有必要解释以我的阳光开朗好少年的性格和可以忽略不计的胆量即使是在最苍凉的阶段也不会真的干出这种事,请广大市民放心。刘瑜说自己多次在开始时有尖叫的冲动,而你也肯定在上课望着吊扇发呆时心里幻想着让它掉下来砸死一片人。所以别说我心理变态,你没资格。

(三)

我用一上午加半下午的时间机械般地读完了《云中人》。我就是在读一个故事,我不想读出什么意义。很多事儿一有意义就没意思了。

这样看完的结果是路内把夏小凡的苍凉的无助感强加在了我身上,我还没地儿骂娘。合上书,我不记得开头,不记得过程,不记得结尾,只记住了这种感觉。

我带着这种感觉打开崔卫平的《迷人的谎言》,勉强读完序,书中的文字就变得像开头描述的那样。我带着这种感觉接了两个电话,变得只会回答;回了一番短信,变得语无伦次。朋友发来“我还说一会去找你呢。”我回复“哦,我家有人,你别来了。对了,别看路内的《云中人》”。

(四)

吃完饭,我从书包里拿出信纸和笔,开始写下这些文字。

摘自南桥的博客

今年安徽的高考作文题为“梯子不用时横着放”。这是我所见到的最靠谱的命题。和早几年的“弯道超越”的命题不同。弯道超越的好与坏,开车的人、跑步的人才明白,这种经验的限制,对于很多考生不公。梯子是寻常物件,大部分人都用过,没用过的也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大致按高考的要求时间,写了这么一篇。

梯子是有用的东西。你可以借着它,攀到更高的地方,去换灯泡,修屋顶,去救被卡住的猫,等等。用完仍放那里,小孩子看到,爬上去,可能不慎摔伤。如果你不巧在俄克拉荷马,风很大,没人的空梯子放那里,一阵风过来刮倒,砸着人,砸坏了东西,都不好。更常见的情形,是人们急于赶路,被没有收走的梯子绊倒,跌个鼻青脸肿。或是小偷过来,正好借你的梯子一用,把你家或者人家偷个净光。所以,梯子不用了,就收到别的地方,横着放,一不碍观瞻,二不碍手脚,三不成祸害,这才是一个做梯子的正道。

但梯子终是无情物,跟它说这些道理没有用。它自己不会长脚跑掉,找个角落把自己横放起来。所以我们来说说形形色色的“人梯”,如老师、救助者、父母,以及其他一切在我们的成长中给出了帮助的人。“梯子不用横着放”的道理,对这种关系来说一样合适。但这话,不应是受惠的一方来说,否则这是过河拆桥。但作为“人梯”,用起了道德绑架的手段,使得关系恶化,或使得他们无可奈何,最终忍无可忍,说出这话来,也是陷人于不义。借助人梯上了一个台阶的人,理应感激,有条件也可以回报。一时回报不了也不要着急。来日方长,山不转水转,以后指不定他也有要你帮忙的时候。

人生不同阶段,角色大为不同。作为人梯,在他人需要你(作为监护人、师长、朋友等)来发展的时候,你要做好你的梯子角色。这个阶段不要回避自己的职责。如果你带着一腔怨气去担负这种职责,始终期望他人回报,期望他人对你感恩戴德,那还不如及早休手。别的人去扮演这个角色,或许比你更成功,帮助更大。或许人家是带着欣喜去做这种事,还不留下一堆人情债,丢给受惠的人去还。

“人梯”角色扮演完之后,应知道去幕下而非台前。不肯退避,会造成各种关系的问题。如今找工作,很多靠人脉。如果你帮人找到工作,那人不感谢不感谢,你千万不能管,更不能数落。人家也要面子,是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凭着能力找到的工作。很多时候也确实是这样,你不要因为你牵个线搭个桥,就开始贪功。对方很没面子,最终产生怨恨,因为人情债,对人也是负担。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就是这个道理。我这里有个老乡就非常聪明,她明明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但是我们一说,夫妇二人立刻推托开,丝毫不往自己身上揽功。我的老师刘海平先生,不论是学业上,还是我工作上,都对我恩重如山,影响了我的一生,但是他从来不提一字,反而到处跟人讲我的好。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我毕业多年,我们还保持联络,关系很好。

父母和成年子女关系中也是竖着放和横着放的道理。我一直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你要用足你父母的角色,成年之后,你一定要闪开,去寻找自己的夕阳红。

小的时候,你要做好人梯的角色,去管教,去引导,去花时间,你不能在这种时候藏在一个角落里,让孩子们在缺乏教导的情况下成长。这一点和你有没有钱、有无受过高等教育无关,你引领他们到合适的环境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影响总是可以做到。关键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在无法两全的困境之中,不要只顾自己,适当也要为子女做出一些牺牲。

子女成年、尤其有了小家庭后,就有了不同的一套家庭复杂关系。大家庭小家庭之间牵一发动全身。比如双方父母,你顾一头不顾另一头,明着是双方父母关系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小家庭夫妻关系。大家庭的父母,如不懂得去及时“隐退”,还想做早年的事,或是出于控制的癖好,或是弥补早年的亏欠,或是没有别的精神寄托,不管动机如何,用意好坏,都已时过境迁。多半时候后来的出手,不成帮忙,反生矛盾。这种时候,作为“人梯”的他们,应该悄悄退到一旁,作为资源,作为喝彩者。你有什么帮助,子女都不傻,心里都有一本账。你做的,没做的,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你要有什么歉疚,子女长大了,渐渐也能明白你当年的苦衷,都能理解,不会跟你计较。不要因为被“搁置”,由失落到怨恨。俗话说:轿子要靠他人抬。有些话,总是在他人的口里说出来才有意思。老数落自己的养育之恩自己的帮忙,子女反产生逆反心理,仔细去想,觉得你其实没有自己说的这么好,当初并未竭尽全力。到这份上,关系就酸了苦了,开始恶性循环。

生活在美国,发现这边的生态大为不同。由于心理学发达,美国父母对于这种心理内疚的游戏(guilt game), 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早有认知,所以保持恰当的距离。孩子早年,美国父母疯一般地学习育儿技能,去抚养、教育小孩,把他们预备为合格的、能够独立的成人。到了子女成年,则认为自己尽到了责任,开始退居幕后。这不是他们人情淡漠,而是识得教养之道,进退之理。有父母说,他们是要做加油站,不会跟着你子女跑,但是子女需要的时候,我在那儿,给你加油,给你打气。这个角色也不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要求(“你闪一边去,我要的时候来找你!”),但可以是父母自己的角色认知。若不明进退的道理,可能成为“直升飞机”父母,盘旋于子女的生活之上,或是豆瓣上说的“祸害”。

一言以蔽之,作为人梯,不要该横的时候竖着,该竖着的时候横着。可惜我们各自的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人,具体说起来得罪人。我们也就别提,提了对方也听不进去。世事变化很快,当年的攀登者,自己都成了人梯。我们自己都成了父母、老师,或是在其他角色下,提携、帮助他人。我们不如用当梯子进退的道理,要求自己,晓得怎么样对自己的孩子、学生、或是其他我们试图影响的人吧。

如何看待法国高考中如此高深的哲学问题?法国考生实际的表现又是如何?
weibo.com/19081959...,法国高考(BAC)的哲学题目。
如此高深的题目,考生的实际表现究竟是怎么样?对于国内中学教育又有什么启示?
另一个哲学国度德国的哲学高中生考试题是什么样子的?


陳浩,曾经学物理,现在做数学。

太同意 @Alexandrus 了。法国人装逼世界第一。

我在法国考过文科考试,宗教史。老师太无聊,上课没劲,我就听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课,其余都翘了。考试前一天恶补了一下,知道法国的政教分离很纠结,记了一些大事件。

考试形式就是写一篇类似政论的文章,两张 A2 纸的篇幅。具体题目忘了,因为我的策略是不管他问什么,上来就劈头盖脸骂法国虚伪,政教分离神马都是假的。然后把我知道的法国宗教历史事件一一摆出来批判。可是我毕竟没听课,素材少啊,掏空心思只湊了一张纸多一点。豁出去了,交卷走人。

结果分数出来,满分 20 我拿 19 …… 尼玛有这么贱的吗!
法国同学夸我策略太对头了,批判就有高分。我也和法国人一起做过不少课题,他们忽悠起来让我叹为观止啊。我所以认定这国家没救了。在此推荐 A year in the merde 一书,里面有不少这样的装逼事例。

怎么看待?中国高考弱爆了……没必要跟法国学……

至于法国学生备战 BAC,虽然很重要,也很紧张,但是个人觉得远没有中国的高考夸张。考前好像有个两周的假期,一些法国学生玩得比中国高考后的学生还要疯,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仝昕钢,一个热爱计算机,喜欢文学和数学,对政治感兴趣的年轻人。

高考制度,在任何国家,不仅仅是一个为高校选拔人材的工具,更是一个国家思想的指挥棒。这很好理解,你考什么,我肯定得学什么吧(但这并不是说不考的就不学,中国的应试教育为人所诟病大多在这一点上)。指挥棒指向哪,大方向就会朝向哪。

对比中国高考,每年被大家批评最多的就是作文。南方《人物周刊》上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见惯了中国式的题目,远者如“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政治挂帅,与时俱进;近者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梯子不用时横着放”这样的心灵鸡汤乃至用意不清的题目。

无论是政治还是心灵鸡汤,其主题都可以概括为“主旋律”。换句话说,政治思想上拥护国家、歌功颂德;社会生活方面,弘扬真善美。这是我们的指挥棒所指的方向。而对于法国高考,无论是“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还是@陈浩 所说的政论文章,联系后面法国学生说的“批判就有高分”,这是不是可以窥到其指挥棒所指的方向就是“独立的思想”和“批判性思维”?或许这一方向,或这一作文模式在法国也在慢慢僵化,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如“忽悠”等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借此审视我国的高考作文。就算相当一部分法国学生不会深入思考这些我们很多人看来很空洞和装逼的东西,对于实实在在要考查的点,也不可不看。比如考卢梭,你连他有什么事迹都不知道,这肯定说不过去。所以即使完全为了考试,你也会去了解这些这些内容。而中国则不一样,为了迎合中国的高考指挥棒,我们需要看的是感动中国人物和各种好人好事。抨击假恶丑的时候,则只能说一些皮毛的事情:食品安全可以说,但由此对质检部们的质疑,以及对政府不合理制度的思考,不能讲;被披露的高官腐败可以说,但对腐败的更深层原因,不能讲。中国高考的大纲里对作文的底限是“思想健康”,对此我们的理解就是政治态度要正确,即使小幅度轻微批评,但最终也一定要扭转到积极和赞扬的角度上。法国高考喜欢你批判,那么你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一定会以批判思想去想问题,可能会影响你以后也会以这样批判的思想去想其他问题。或许结果未必是好的,但其出发点和方向应该是正确的。而对于中国高考呢,它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它指的方向是什么呢?在这样的体制下,对于大部分中国的学生来说,你让他批评,他都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最多是像无脑愤青一样喷来喷去。这就是高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吧。

对于高考作文,我还有一些想法。我是2012年山西省的应届考生,使用的是新课标卷。新课标卷语文的作文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我们考试前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开始接触时总是立意不正确,但我并不信服参考答案对材料的解释。我认为出题人有出题人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对于一个材料,为什么我只有和你想的一样才算正确?我曾想过材料作文应不设标准立意。我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你觉得我写得有道理,内容也不脱离材料,那就给高分;如果确实和材料不沾边,那么就给低分。但是这个边界不好确定,也因为不同评卷人的原因而难以做到公平。于是开始审视材料和参考答案,发现大部分(其实几乎是全部)容易跑题的材料都是出题人编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事实材料。也就是说,出题人先预设好一个或一些立意,然后再根据这些立意去编造一个故事。这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出现大量蹩脚的材料(比如今年的修船工的故事),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而且这种命题方法的科学性值得思考。

我认为中国高考作文形式上虽不必学法国那样,但也要对现在的模式有所改进。材料作文应多用社会新闻等等事实材料,这样学生不容易跑题,而且会更多的思考生活,思考社会。内容上应避免道德教条,多用一些可以有所讨论的材料,而不是非对即错的材料(如2011年新课标卷语文作文是类似于新闻的材料,但讲的是中国的崛起。满分作文一片主旋律。这样你不能提出其他意见的材料不可取)。例如,新加坡的作文“中国的崛起到底对世界是一个威胁吗?”就比较好。从客观上讲,通过摆事实,我可以说中国的崛起确实对世界是一个威胁,因为一二三等等;但我也可以从中国的文化角度来说,中华文化不尚武,中国在崛起前也向世界作出过类似于和平发展的承诺,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不是威胁。评卷人批卷时,自己心里不要有很强烈的观点,对于学生的作文只要言之有理逻辑清晰有自己的思考,就可以给一个可观的分数。这样的作文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是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对于高考不成熟的思考,请轻拍。

摘自《人物周刊》

城市让生活不美好

导演还是前两部的埃里克·达尼尔,编剧则加上了曾操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诺亚·鲍姆巴赫,后者向来以对美式中产阶级的生活进行淋漓辛辣的讽刺见长。

现在看来,“达尼尔+鲍姆巴赫”的组合没让观众失望,整部影片画面养眼,角色性格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对于一部暑期档“合家欢”爆米花动画片,这还不够么?

四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逃出来的动物,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远涉重洋来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途中展开了若干曼妙的冒险——故事意旨很明显,那四只笑料百出的动物,正是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生活的“纽约客”的喻体,对于在北美大都市生活的中产白领来说,城市就像牢笼,用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话说,人类就是动物园,在城市里生活久了,难免想逃出去。

不过,逃久了,似乎又想回来。对于生于斯长于斯多半也会卒于斯的城市 人来说,真能在远离城市的乡野找到生命 的真谛并且怡然自得?从爱默生、梭罗再到E·B·怀特,我们能在美国当代文化史中找到一条脉络清晰的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态价值观线索,但对当下绝大多数的他们的读者——其中许多人也是《马达加斯加3》的目标观众而言,这些“采菊东篱下”的描述,只不过是为了延宕城市 生活的魅力而炮制的心灵鸡汤。在城市里厮混久了,就跑到远方去旅旅游、露露营,再不济,就看看《马达加斯加3》,疲倦的心情放松了,也好再回到那钢筋水泥的牢笼里自得其乐——当然,跟作家们的抒情文字不同,《马达加斯加3》是一部满含戏谑和恶搞的喜剧大作(片中有大量戏仿《罗马假日》《盗梦空间》《尽情游戏》等片的段落)。

所以,《马达加斯加3》在编剧上面临了一个价值观的陷阱,对这四只好不容易逃出纽约的动物来说,似是而非的“乡愁”就像渴望被监禁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为了从非洲回到美国,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参加了一个在欧洲巡游的马戏团(有点像《九品芝麻官》的桥段),九死一生逃过了法国动物侦缉队的追捕,最终,当他们来到中央公园动物园的铁门前,还是决定留在“外面”——马戏团不算“野外”,但比起完全人造的中央公园,还是要“自然”得多。

《马达加斯加3》立体效果不错,画面构图也充分体现出3D的优势,营造出美轮美奂的奇观场景。此外,影片的中文字幕配译大胆,“赵本山”、“小沈阳”、“地沟油”、“爱情买卖”等流行语一股脑和盘托出,是挺闹腾,但对原意的传达和中产格调的体现,却是一种伤害。